聚醚。
聚醚,又称聚乙二醇醚,聚亚烷基二醇,即PAG(PolyAlkylene Glycols),是比较独特的合成润滑剂,可以改变结构成为水溶或水不溶(不等同于油溶)的产品,目前来看,是仅有的水溶性润滑剂。高的氧含量,使得它对于清洁性,在容易出现积碳和油泥的场合,有着独特的优势。
它是以环氧乙烷、环氧丙烷、环氧丁烷或四氢呋喃等为原料,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均聚或共聚制得的线型聚合物。其结构通式为:
R1、R2、R3和R4可以是氢,也可以是烷基。
当X = 1,
R2 = R3 = H,为均聚醚。
R2 = R3 = CH3,为环氧丙烷均聚醚。
R2 = CH3,R3 = H,为环氧乙烷-环氧丙烷共聚醚。
R2 = CH3,R3 = C2H5,为环氧丙烷-环氧丁烷共聚醚。
聚醚的结构特点:①分子中的-C-O-C-键易于自由旋转;②分子主链中环氧乙烷、环氧丙烷的比例,以及末端封头剂的结构及长短,可以灵活改变,其物化性质也随之改变;③醚键和封头基团带有一定的极性。
生产聚醚的引发剂一般是含有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,比如甘油(丙三醇)。
其生产工艺可以简单地描述于下:
聚醚的性能与结构的关系:
粘度特性:①聚醚的粘度和粘度指数随聚醚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;②粘度相近的聚醚,粘度指数按下列顺序排列:双醚>单醚>双羟基醚>三羟基醚>环氧乙烷均聚醚>环乙-环丙共聚醚>环氧丙烷共聚醚。
低温流动性:分子末端的羟基影响聚醚的低温性能,这可以想象地理解,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。凝固点:双醚<单醚<双羟基醚<三羟基醚,顺序升高。
溶解性:调节聚醚分子中的环氧烷的比例,可以得到水溶性、水不溶性以及油溶性的聚醚。
(待续)